【书香为立苑】《活着》读后感

编者按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载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医疗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学习与进步,不仅是医务人员自我提升的必由之路,更是为患者提供更优质服务的重要保障。为进一步创建学习型医院,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升职工文化素养,推动医院各项工作,我院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书香为立苑”读书活动,旨在让阅读成为职工工作与生活的一部分,全方位提升职工的文化素养,丰富职工的精神世界,在学习中成长,以更饱满的热情和更专业的素养,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读后感分享

生命之笔,书写坚韧与希望

——读《活着》有感

作为一名护士,每天穿梭于病房之间,见证着生命的脆弱与顽强,看过太多生死离别,内心对于生命的感悟也愈发深刻。当我翻开余华的《活着》,书中福贵坎坷的一生,如同重锤一般,一次次撞击着我的心灵,让我对生命、对自己的职业有了全新的思考。

福贵的人生,是一场漫长而残酷的苦难之旅。从富家少爷到一贫如洗的农民,他经历了赌博败家、亲人离世等一系列沉重的打击,命运的巨轮无情地碾压着他,让他在苦难的深渊中苦苦挣扎。但即便如此,福贵依然顽强地活着,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让我深受震撼。他的生命,就像石缝中顽强生长的小草,无论环境多么恶劣,都能努力地扎根、伸展。

在医院工作的日子里,我见过许多和福贵一样与命运顽强抗争的患者。有一位年轻的脑胶质瘤患者,在得知自己的病情后,并没有被病魔打倒,而是积极配合治疗,脸上始终洋溢着乐观的笑容。他说,只要活着,就有希望,哪怕只有一丝曙光,也要紧紧抓住。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福贵的影子,他们在生命的绝境中,都选择了坚守和希望。

《活着》也让我对自己的职业有了更深的使命感。护士的工作,不仅仅是执行医嘱、照顾患者的身体,更是给予他们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每一次为患者换药、打针,每一次倾听他们的诉说,都是在传递希望和温暖。我们就像黑暗中的灯塔,为那些在病痛中挣扎的生命指引着方向,我们是他们的白月光。

生命的意义,或许就在于这一次次的磨难与坚守之中。我们无法预知生命会遭遇怎样的风暴,但我们可以选择以怎样的姿态去面对。正如福贵,无论生活多么艰难,他都没有放弃活着的信念。作为护士,我们陪伴患者走过生命中最黑暗的时刻,更要将这种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传递给他们,让他们相信,活着,就有无限可能。

合上《活着》,书中的故事仍在我脑海中回荡。我深知,在未来的护理工作中,还会遇到更多的挑战和困难,但我会带着从这本书中汲取的力量,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用爱和责任,为每一个生命保驾护航。


神内心肾内科病区 姜官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