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华东社会办医首届高质量发展大会暨山东省社会办医第三届院长大会在济南·山东大厦盛大召开,大会邀请政界、军界、学界、医界、商界有影响的领军人物,以“协同创新 强化合作 共同发展”为主题,汇聚华东六省一市社会办医精英,探讨社会办医在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和解决方案,展望社会办医事业发展的新方向与新未来。大会设置了主论坛和六个分论坛,千余人参加了此次盛会。山东省社会办医疗机构协会副会长、山东省社会办医疗机构协会消化内科管理分会会长、潍坊鸢都医院党委书记、院长郑海妹出席大会并作医养结合工作主题报告,医院中层干部及援川抗震、援鄂援沪抗疫人员60余人参会学习。
本次大会围绕社会办医高质量发展中的热点话题举办了主旨论坛,党委书记、院长郑海妹向大会作《医养结合模式对二级医疗机构影响研究》主题报告。报告内容紧扣新时代下医养结合热点话题的“脉搏”,站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深入剖析了医养结合模式对二级医疗机构的长远影响。不仅对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现状进行了宏观剖析,对二级医疗机构的经营现状、推行医养结合的优势进行了重点解读,还结合潍坊鸢都医院医养结合工作作了典型经验分享,展现了深刻的战略洞察力、敏锐的发展应变力和果断的决策主动性,为其他医疗机构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以高层次、多维度和长远视野,为业界医养结合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医院自2014年开展医养结合工作以来,经过十年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医养结合发展之路,已成为医院的重点支柱学科。在医养结合领域总结出的宝贵实践经验得到了业界的一致认可和重点关注。
人口老龄 社会难题医养结合应运而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敬老、孝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随着我国老龄化速度加快,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数量将持续增长,老年人的健康和医疗保障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老年人患病率高,往往多病并存,终生伴随,需要长期治疗,一些疾病的并发症会导致老人的失能与半失能,对家庭带来极大的负担。
一对夫妻要面对4个老人,面对工作和生活双重压力,对于父母的照护感到力不从心。家庭式养老照护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社会需求。因此,面对家庭和养老机构在失能、半失能老人照护过程中医疗救治不及时这种社会现实,国家及时提出了医养结合的政策要求。提出鼓励医疗机构(特别是二级及二级以下医疗机构)设立医养结合科,针对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医养结合服务,实现无病养老,慢病防控,残障康复,急病救治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真正实现养老与医疗无缝衔接。
夹缝求生 转变观念彰显优势突破困局
当前,三级医院推行医院多区一体化发展模式,对区域内的专业技术资源形成了虹吸现象,对二级医疗机构形成挤压。因此,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转变经营理念,寻求差异化发展思路,医养结合业务就是其中之一。
二级医疗机构拥有足量的医疗护理资源,医疗服务层次较高,医疗水平达到专业水准,具有建立医养结合的全面系统学科支撑,充分满足了医养结合的“医”“养”需要,在养老服务体系中发挥一定的推动作用。全面系统的学科支撑。二级医疗机构学科健全,在老年病、慢性病及常见病的救治方面有较高的救治能力,能够为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失能、半失能的老人提供日常的生活照料和慢性病急性发作或慢性急需更高层次的医疗救治;专业完善的人才梯队。二级医疗机构人才梯队建设比较完善,在完整学科的基础上,各专业人才建设发展均衡,高、中、初人才结构比例合理,拥有大量从高等院校毕业的学生,为医养结合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
整合资源 统一思想探索医养发展路径
面对政策扶持和市场需求,医院早在2014年就建立了由医疗团队、护理团队和护理员团队组成医养结合科。这是全省乃至全国都是创办最早的医养结合科,没有经验可以借鉴,一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经过十年的实践与探索,医院趟出一条成熟的医养结合“新路径”,打造出了独具特色的“两院一体”运营模式和“一张床”管理模式,探索创新“医 养 康 护 孝”五位一体发展理念,让专业医疗与日常照护触手可及,真正打通养老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走出了一条可借鉴、可复制的医养经验之路,为老年人打造全方位、全程化、一站式的养老保障体系。
“医为养所需,养为医所用。”郑海妹院长强调,医养结合并非单纯的医疗加养老,而是一个新兴的学科。医养结合工作进一步拓展了医院服务范围与深度,优化资源配置与利用,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特长也得到了发挥,带动了学科发展,提升医院品牌形象与知名度,为医院找到了新的突破口。特别是在学科建设方面,医养结合为其他学科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比如,因老人失能、半失能的卧床特性,康复医学科会根据老人自身情况,开展针灸、中医定向透药、中药熏洗、艾灸、拔罐等疗法以及运动康复训练等,对于康复医学的发展具有极大地促进作用;同时,医养结合强调突出医疗属性,老年人自身疾病较多,许多疾病交叉出现,医养结合模式使得医院在老年医学方面的需求和服务量大幅增加,进而带动了老年病学科的发展,真正实现了多方获益。
十年之路 光辉印证建树社会良好口碑
医院十年的医养结合运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老年人群提供了方便可及、连续有效的个性化医疗与健康养老一体化服务,受到了老人、家属及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吸引了国家、省、市、区卫生主管部门和医疗机构来院参观调研。全国政协副主席刘晓峰,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监察专员王谦,国家卫生计生委家庭司副司长莫丽霞,山东省卫健委家庭发展处王萱处长,山东省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邹斌芳曾分别到医院就医养结合工作开展实地调研,对医院医养结合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医院是全省首批医养结合典型案例单位、潍坊市首批老年友善医院、山东省医院协会医养健康产业分会副会长单位、山东省医养健康产业协会理事单位和潍坊市健康和养老产业促进会医养结合分会的副会长单位,在协助政府加强医养结合服务事业建设和管理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
荣誉的参天大树,离不开老人满意、家属放心的浇灌。在医养结合的发展之路上,我们收获了无数老人家属的感谢与认可,每一封朴实而真诚的感谢信,每一面鲜红而耀眼的锦旗,都是对医养结合全体工作人员辛勤付出的最好回馈。“一次为医,终生为友”这是医院文化,也是全院上下践行的服务理念。
“让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习近平总书记一直以来的牵挂,正慢慢成为新时代中国的生动实践。推进医养结合,是优化医疗和养老资源配置的有效举措,既关系当前,也影响长远,对加强和创新医养管理、构建和谐社会等具有重要意义。过去的十年,医院孜孜探索、不断创新,铸就了医养结合道路上的累累硕果,承托起了众多老人的晚年生活。未来,医院将牢牢把握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窗口期”,为更多老年人构建起健康养老新园地,让老人有尊严,帮子女尽孝心,为社会解难题。